孔子的经典语录(32句)

学习求知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品德修养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人处世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为政治国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教育理念类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