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释义】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释义】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应和 ,前和后相互跟随。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释义】狂风刮不了一整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是谁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是天地。
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持久,更何况是人呢?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释义】消磨它的锋锐,消解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释义】尽力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的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循环往复的规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义】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释义】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释义】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释义】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释义】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释义】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兴盛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这就叫做微妙的先兆。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释义】柔弱可以战胜刚强。
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锐利武器不能随便拿出来给人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释义】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释义】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让老百姓真怕死,那么对于那些捣乱作恶的人,我们抓来杀掉,还有谁敢为非作歹? 治大国,若烹小鲜。
【释义】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一样。
(注:意即治理大国要小心翼翼,不能随意折腾)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释义】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释义】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头。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释义】因此圣人把自己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众人的推崇而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利益。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
【释义】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
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释义】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