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选取了32条经典孔子语录并进行翻译: 学习之道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为人处世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
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翻译: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道德修养 原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翻译: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
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翻译: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为政理念 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原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教育思想 原文:有教无类。
翻译: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原文:因材施教。
翻译: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
(注:此句虽未直接出自《论语》原句,但高度概括了孔子教育理念,广为流传视为孔子语录) 原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翻译: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生活智慧 原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
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
原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翻译: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