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经典语录(32句)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人主势位崇高,何求不得?但须有一段敬畏之意,自然不至差错。

大凡贵人,都不能久坐,久坐则筋骨疲软,精神懈怠。

朕自幼喜欢读书,今虽年高,手不释卷。

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靡可以寡过。

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

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为人之道,在于至公无私,若有一毫偏私之心,即为私欲所蔽,虽有聪明才力,终不能有所成就。

夫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可不谨欤! 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繁,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

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凡理天下事,不可执一而论。

必揆度当时之情形,权衡至当,乃可裁断。

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安得全人? 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

天命无常,惟德是辅。

朕临御多年,每以汉、唐诸君,不能正身修德,委任小人,乃至国破身辱,为深戒也。

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云:“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 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

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

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为民。

凡天下事,不可推诿他人,无论大小,悉当亲身为之。

朕常以为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为心。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盖天下事,未有不由积渐而成者。

朕思凡事皆当务实,若徒为虚文,于实际毫无裨益。

人臣进言固当直切,不可务为阿谀取容。

朕于诸事,惟求一“诚”字,此乃万事之根本。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朕每观书史,见古帝王行事,有善有不善者,常加警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改之。

朕意以为,为人君者,当以仁存心,以义制事。

朕自幼即向往尧舜之道,此心至今未改。

朕一生所重者,惟在黎民百姓之安乐,国家之昌盛。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