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励志语录(32句)

劝学奋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释义: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释义: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说苑·建本》 释义: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释义: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立志高远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甥书》 释义: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释义: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释义: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华,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修身养性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释义: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释义: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

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勇往直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释义: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要把高尚的气节留在人世间。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释义: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豁达乐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释义: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体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寓意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要保持乐观。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释义: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惜时进取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释义: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释义: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

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释义: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释义: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笃行务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说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