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32条《围城》中的经典语录: 关于婚姻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夫妻间的大问题,全靠吃饭解决。
外国人说:“结婚是长期的卖淫。
”管它呢,反正结了婚,谁也不要想离婚。
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关于人性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天下只有两种人。
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
关于社交 话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话跟着人变。
假如说了一句话,就至死不变地照做,世界上没有解约、反悔、道歉、离婚许多事了。
有一堆葡萄,乐观主义者,必是从最坏的一个葡萄开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个葡萄,把希望永远留在前头;悲观主义者则相反,越吃葡萄越坏,吃到绝望为止。
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朋友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
关于生活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
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
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世界上大事情可以随便应付,偏是小事倒丝毫假借不了。
譬如贪官污吏,纳贿几千万,而决不肯偷人家的钱袋。
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关于文化与教育 西洋赶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
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期升他为教授。
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越老越可贵,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讲师比通房丫头,教授比夫人,副教授呢,等于如夫人。
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
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
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关于外貌与气质 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