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本质 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一定是输家。
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
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
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关于人性洞察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
“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人相互一尊重,世界登时变得明亮。
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要和某个人相遇。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虽易与余华语录混淆,但刘震云作品中也有类似对生存本质探讨 ) 人说谎,一般是被逼的;人说真话,一般是不由自主的。
一个人的痛苦,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个性,二是个性太强。
关于语言与沟通 一句顶一万句,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默契;一万句顶不上一句,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隔阂。
中国人每天要说很多话,但有用的只有几句。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
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间原本是误解,但误解之外,还有别的东西。
把一个人的日子过成两个人的日子,在漫长的岁月中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语言是窗户,也是墙,它既能让我们沟通,也能让我们隔离。
有时候,沉默比话语更有力量,更能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关于社会现象 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
这条河叫“聪明”。
在中国,一个人长得不像自己,是件很要命的事。
世上的道理,原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
社会是锅粥,过了坎儿的人想出来,没过坎儿的人想进去。
一个人的弱势,是另一个人的机会。
社会上的事儿,风一来,草就动了。
关于文学创作 写作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在文字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文学不是励志的口号,而是对生活的如实反映,哪怕它是残酷的。
好的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心灵的对话,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作家的使命不是歌颂,也不是批判,而是理解和呈现生活的复杂性。
文学是生活的避难所,也是生活的放大镜。
创作就是把自己内心的褶皱一点点展开,让别人看到里面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