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和尚画语录(32句)

《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中国清代画家石涛(号苦瓜和尚)所著的一部绘画理论著作,以下为你精选其中32句经典语句: 关于一画论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

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

行远登高,悉起肤寸。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

论笔墨 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

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

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一出头地也。

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 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

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

盖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流利谓之韵,生动脱化谓之趣。

关于山川 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

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

搜尽奇峰打草稿也。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以一管窥之,则飞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画测之,则青嶂百仍,何以异之哉? 强调变化创新 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

又曰:“至人无法。

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

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

不似之似似之。

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幽林之怪禽,野甸之狡兽,海畔之蜃楼,舟中之敌国,米颠之云山,倪迂之竹树,世外之蓬庐,无人之境界,吾以此意造之,彼以此意求之。

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

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

”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 阐述写生与创作 古之人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身不炫而名立,因有蒙养之功,生活之操,载之寰中,已受山川之质也。

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

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缥缈,此生活之大端也。

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

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

剖析境界与修养 人为物蔽,则与尘交。

人为物使,则心受劳。

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目于体势而自障,此局隘人也。

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

先资其识而后资其力,无力而有识,画犹可也;有力而无识,画则难矣! 不可雕凿,不可板腐,不可沉泥,不可牵连,不可脱节,不可无理。

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