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语录(32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

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他应该是使人人各得其所,发挥大的力量,把这个世界弄好。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

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

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