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家庭的故事:一个非婚家庭的小孩,父亲(郭富城)是滥赌的混混,失望的母亲(杨采妮)悄悄计划远走高飞。被放高利贷的打断腿后的父亲开始训练小孩偷东西,小孩不愿与父亲狼狈为奸,决心离开。但已婚并怀孕的母亲让他感到陌生,只好再次回到父亲身边。一次小孩失手被屋主逮住,无力挽救的父亲落荒而逃。教养院再次相见的父子,父亲抱着孩子希望得到谅解,但小孩却狠狠地咬下了他的耳朵。
在影片中,郭富城一扫偶像气质,脾气暴躁、性格懦弱、衣着邋遢,动作粗鲁,满嘴脏话,其演技受到一致好评。谭家明更是对他的演技极力称赞,认为是郭富城从影以来最好的作品。
谭家明表示尽管拍的是父子感情,但他并不想让幼小的孩子看这部电影,因为在电影中他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有考虑受众,因此电影并未给人以希望,这可能会使孩子看了感觉过于悲观灰心。他告诉记者,这个故事取材于一则“父亲教孩子做贼”的新闻,在添加了很多想像之后,成为了剧本,他表示自己并不想在影片中批判什么,但是他想通过电影让观众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电影里的这类人。我们应该想办法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
在剪辑时,谭家明做了4个版本,都对原片做了一些删剪,看了长达200分钟的原片后,有不少记者认为影片旁枝末节过多,过于拖沓和沉闷,对此谭家明表示,影片中所有人物以及事情在他看来都是必要的情节,更好地点出了影片主旨。对于影片内容,谭家明不否认这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家庭最后分崩离析,故事肯定是沉重的,但我希望大人都能看这部电影来警醒自己,究竟怎么面对困难,怎样去爱孩子。”
父子》这部戏,父子由关爱到对立,生活在父亲影子下的儿子和挣扎在儿子目光下的父亲一起,用整个身心在“父子宿命”上刻下了浓厚的一笔。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一个久违了的澄静无比的世界,在这场没有战争、没有政治,有的只是一个爱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力去爱的父亲、一个恨却包含善良与温情的稚子。
这部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父与子寻找幸福的过程,一个迷惘但却坚定的过程,在他们的宿命里当爱转向恨的时候,背叛却不会随时跟随。影片用一个个事件串起平凡生活的写实方式,中国式的隐隐道来,用含泪的笑和带笑的悲哀,对“父子宿命”进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写,将现代父子之间的依恋与迷失,表达得含蓄而又酣畅淋漓。片中无法掩饰的真……
1、《父子》剧情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社区里,伴随着一串年轻稚嫩的歌声,小男孩阿宝梦见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他穿过田野。但很快车翻了,两人摔入草丛,美梦也醒了。这个未完成的梦似乎预示了阿宝的生命中即将发生的不幸。
2、阿宝的母亲阿莲是个漂亮的女人,但在婚姻中却又是个不快乐的女人,她和阿胜是一对相爱却不懂得相处的夫妻,事实上,阿莲很早便想离开脾气暴躁、好赌成性的丈夫,只因儿子阿宝夹在中间,才勉为其难地同住一屋,如履薄冰地维系着一触即发的“家变”。
3、终于,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之后,阿莲实施了自己的逃跑计划,然而却被及时向父亲通风报信的阿宝破坏了,盛怒的丈夫把她扣留了下来。为了挽救感情,阿胜一厢情愿地安排全家去坐油轮度假,谁知,早已对丈夫心灰意冷的阿莲却因此逮到了第二次出走的好机会,从此消失在了父子的生活中。母亲的出走令阿宝和父亲之间渐渐产生了一种封闭、残酷的共生情感,也让父亲更加暴躁不安。穷困潦倒之余,父亲又遭到了高利贷追债,父子俩只得逃至一所廉价的旅店。夜深人静,连番失意的父亲竟然想抛下阿宝独自逃走,可是他还没离开,就已经被前来追债的高利贷打断了腿。无助沮丧的阿宝几经周折,找到了阿莲,可看到妈妈如今的幸福生活,又得知妈妈怀孕的消息,弱小而懵懂的他隐隐地意识到,自己唯一的亲人是阿胜,所以他必须折回去找父亲。回到旅店,暴戾的阿胜劈头盖脸就给了阿宝一巴掌,原始而纯朴的亲情再次被扭曲,渴望而陌生的亲情再次在阿宝心里支离破碎。
4、从此,阿宝在恐惧与失望中艰难度日。长时间的生活拮据,再加上年幼的他尚无是非观、荣辱观,阿宝在同学家玩时,顺手牵羊地拿走了一块珍贵的手表。对之,阿胜并没有严厉地斥责他、教育他,反而在最艰苦的关头,将手表抵还了房租,一旁的阿宝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手表的甜头竟恶化了阿胜的不劳而获之心,他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鼓捣、强迫小小年纪的阿宝去借钱、偷钱。不甚明白危险的阿宝却深深地感受到了害怕,但迫于父亲无知而蛮横的软硬兼施,阿宝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父亲的暴戾、亲情的模糊,再一次横在阿宝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