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治学求知 凡读书,不必拘泥旧说,更不必强作解人,只须径直看去,久久自然有得。
有恒为作圣之基。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根基,即以立志为本。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
处世交友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齐家治国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
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
用人之道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
人才至难,往时在余幕府者,今亦散而之四方矣。
励志奋进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忧谗畏讥,非仅以一身之故,盖身之所在,即家之所在,国之所在,而非一身之区区也。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养生之道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