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 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你如果想要快乐,就该把忍耐带到家里去。
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会在现实中给它们套上轭具。
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那船头的罗盘,感情是鼓满船帆的海风。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
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
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对事物可知的道理,使其在某种形式下得以理解。
如果你碰到的是空泛的论点、肤浅的虚夸、机械的重复、琐碎的细节,那也许你处在一个“大众交流”的环境里。
每个地点都有它自身的过去,今天的我对于那个过去可能一无所知,在我能够发现这点之前,我至少应该肯定自己已经接受了这种无知。
我们的记忆不是生命中每时每刻的客观积累,而是一个主观的认知体系,在我们的头脑中不断筛选、拼凑、重构。
书籍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世界上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莫过于虚伪的谦虚。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而不是虚张声势。
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个人。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真正的经典作品,是那种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
人生的目的不是别的,只是对生活本身的享受。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人们会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的时间去喜欢一个人,再用一天的时间去爱上一个人,到最后呢,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
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之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
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我对许多事物怀有一种几乎孩子气的占有欲,而凡是在美的事物中占有一份份额的人,都可以称自己为幸福的人。
我写作不是由于天才的冲动,而是为了舒缓不安的心情。
我们的祖先不会讲故事,他们只知道生活。
他们的子孙后代为了逃避生活,开始讲故事。
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
嘴里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
这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虚空而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会有阴影,这深夜里一片寂静,是因为你还没有听见声音。
我已经准备好了足够挡雨的伞,可是却迟迟没有等到雨的到来,这样的尴尬只是我漫长人生中的小插曲罢了。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我年轻时,什么都做不好,现在老了,还是什么都做不好,唯一的区别是,现在我知道这一点了。
我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