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30 句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自然之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猿猴凄厉的叫声在疾风高天中回荡)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蝉鸣和鸟鸣衬托山林愈发幽静)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寺庙中钟磬的声音在寂静中回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怒吼的声音十分猛烈) 松涛谡谡响秋风,云影潭光一鉴空。
——黄诰《双秀峰》(松涛在秋风中发出谡谡声响)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秋夜独坐》(山中果实掉落和草虫鸣叫的声音)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虽写泉眼无声,但也暗示周围静谧,突出细微声音)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用比喻生动描绘琵琶弦音)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弹奏前调试琴弦的声音饱含情感)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形容箜篌声音清脆和婉转) 人间之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军中宴会上乐器演奏的声音)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羌笛声音增添边塞的哀愁)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悠扬的笛声在洛阳城飘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想象美人吹箫的美妙声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新年时爆竹声声辞旧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牛车辗冰辙、吆喝牛等声音体现生活场景)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深夜雪压断竹子的声音)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寒山寺半夜的钟声传到客船上)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虽未直接写声音,但画面感中隐含水流声等)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黄莺啼叫惊扰思妇梦境) 战争之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战马奔腾、弓弦震动的激烈战斗声音)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号角声在秋色中回荡,渲染战争氛围)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边塞各种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白《战城南》(描写战争中马鸣、乌鸢等声音,尽显残酷)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李益《塞下曲》(等待战鼓敲响出征的紧张氛围) 其他声音 杵声不为捣衣忙,月色何因亦断肠。
——黄庚《捣衣》(捣衣的杵声寄托愁绪)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杜甫《缚鸡行》(邻家鸡鸣和哭声交织) 荒台突兀倚孤城,白草黄榆半已倾。
今日重来倍惆怅,不堪烽火照